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

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

國際部校長:吳志弘


  19世紀中葉,英國成立海峽殖民地(檳榔嶼、新加坡和麻六甲),需要勞工開發當地資源;加上清朝政府連連被歐洲列強打敗,簽署許多不平等條約,其中“北京條約的簽訂促使英國開始引入中國勞工前來開荒,是造成華裔先賢南移的主要原因,這批華裔勞工主要來自“廣東省”和“福建省,大多來自農村本身沒受過什麼教育。


  19世紀末,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前來宣傳現代學堂。1904年,在檳榔嶼創辦第一所現代華文學校 --- 中華學堂。20世紀初期,現代化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在馬、新蓬勃創辦,尊孔學堂(尊孔中學的前身)於1906年創立。 現代華文學校興起,激發馬來亞華人對中國的認同,滿清王朝的衰亡及中華民國的誕生,提高馬來亞華人的政治意識。英殖民政府為了控制受到中國政治運動影響的華校師生,壓制反殖民主義的思想,於1920年實施《學校註冊法令》,企圖阻擋華校發展。

 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(1941-1945年),華校師生因為支持抗日運動慘遭殺害,華文教育從此進入“黑暗時期”。大部分學校被日軍充作行政用途,停止上課。日軍投降後,華文學校的基本設施受到極大的破壞,但在華社齊心合力之下,很快速地復辦。马来西亞獨立後因恐華校教育影响華裔对国家的效忠,特於1956年頒佈《拉萨报告书》,通過以馬來文为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。 華裔士紳誓死抵抗此惡法,進而被逼放棄馬來西亞政府的所有補助,成立獨立自主的華校系統,延續華校教育的香火,此華校教育體制即稱為「獨立中學」。





掌握「馬新國際教育旅行」最新訊息,請鎖定 康橋雙語實驗高中facebook粉絲專頁 喔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